追上环保的步伐:用蟹壳做电池
发布日期:2024-12-30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储能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可储能电池不可持续的特性,也成为人们面对的难题。而就在这时,科学家的一个新研究让所有人看到希望-- 用蟹壳做电池。
蟹壳做电池听起来好像天方夜谭,可当看到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时,大家这才焕然大悟。原来,是利用蟹壳制造出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电解质的锌电池。
我们很小就知道,用过的电池不能随意丢弃而是要扔在专门的垃圾桶里。这是因为废弃电池含有的聚丙烯和聚碳酸酯分离器需要几百年才能降解,它会污染我们的土地和水源,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而现在研究的新型电池可以储存大规模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并使用一种凝胶电解质,它由名为壳聚糖的生物材料制成,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甲壳素的来源有很多,比如说真菌的细胞壁,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和乌贼的壳。而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衍生物,它的来源我们就很熟悉了,比如说螃蟹,虾等。
研究表明,壳聚糖电解质在五个月后就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最后只留下金属锌,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同时还可以大量获得锌资源。值得一提的是,锌—壳聚糖电池在1000次放电循环后的能源效率为99.7%,它也成为了储存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能量并将其转移到电网的可行选择。
通过蟹壳做电池的事例来看,环保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如果你的餐桌出现蟹壳类的食物废渣请正确投放在对应垃圾桶里,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
数字能源新时代,绿色低碳转型稳中有进
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6000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95%以上高
发布日期:2025-06-30 -
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链动绿色能源 共创产业新未来
以“链接绿色能源电力·共创产业生态未来”为主题的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在成都双流召开。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电力产业绿色发展与生
发布日期:2025-06-28 -
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白皮书指出,中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