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与先进能源转型:驱动未来经济和生态双赢
发布日期:2024-11-06首先,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要让源网荷储升级耦合,就必须推动“硅链”和“锂链”的双链融合,以光储充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强化新能源产业的智慧作用,增强其竞争力和创新力,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在推动产业链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其次,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储能作为能量的“搬运工”和新能源的“稳定器”,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向电力系统输送电力,完美地补上了新能源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短板,解决了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问题,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电网动态平衡。
在此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为新型储能打开了广阔空间,储能将重塑电力系统多端互动、超级融合的物理形态。
随着新型储能材料的技术研发和投产,未来2年至3年,储能行业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储能发展将进入元年。储能将重塑电力系统“多端互动、超级融合”的物理形态。国内外及行业等多因素同频共振将推动储能进入长周期、高景气、确定性赛道。
再者,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光伏产业已实现平价,并将引领全球进入储能、光储、光氢平价的新时代。绿电、绿氢和绿醇的发展将成为支撑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力量,它们将在新能源产业的协同、拓展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起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全球能源互联网赋能新能源产业大发展
2023年是中国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八周年。八年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的带动下,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各大主流平台推动下,全球清洁发展不断提速、电力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中国倡议”,落脚点在于“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全球信息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全球能源互联网正在让电力像信息一样全球互通。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四位一体,特高压则负责整合资源、分配资源,储能负责调峰调频,柔性电网负责灵活化、智能化调度,能源生产清洁化、配置广域化、消费电气化,推动中国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全球能源互联网报告2023》显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促进全球水、风、光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相比现有发展模式,全球清洁能源开发速度和全社会电气化率增速均将提高1.5倍以上,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超过80%、电气化率超过60%。
-
数字能源新时代,绿色低碳转型稳中有进
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6000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95%以上高
发布日期:2025-06-30 -
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链动绿色能源 共创产业新未来
以“链接绿色能源电力·共创产业生态未来”为主题的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在成都双流召开。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电力产业绿色发展与生
发布日期:2025-06-28 -
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白皮书指出,中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