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执法没有最严只能更严
发布日期:2023-04-18良好生态环境是宝贵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是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争做“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一些地方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城市扩张规模,生态空间被挤占、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偏低和生态持续退化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简而言之,对于这些阻碍生态发展、破坏生态建设、损毁生态安全的行为,必须要出重拳、下猛药,方能治未病、祛沉疴。
生态环保执法,要加大力度。生态环保违法行为屡治不绝,一个关键的原因是违法成本低,往往是“罚事不罚人”。因此,必须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惩重处,让心想冒险、心存侥幸的人“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生态环保执法,要提高效能。法规制度和措施办法再多,不落地不落实也是枉然。提高生态环保执法效能,既要在速度和效率上抢占优势,做到“早、快、准、狠”,也要力求达到“执法惩处一例、影响带动一片”的效果,形成强势的法治氛围,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从根源上彻底打消无良者“发生态财”的想法。
生态环保执法,要创新方式。一方面,有的生态环保违法行为隐蔽性强、流动性大,要在平常的执法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式方法,不让任何一起违法行为成为“漏网之鱼”。另一方面,对于“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的违法行为,要提高辨识能力,严格执法标准,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环保执法,没有最严,只能更严。只有执法活动不断“加码升级”“更新换代”,才能让环境保护更加有效、生态环境更加安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也才会越走越平坦。
-
数字能源新时代,绿色低碳转型稳中有进
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6000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95%以上高
发布日期:2025-06-30 -
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链动绿色能源 共创产业新未来
以“链接绿色能源电力·共创产业生态未来”为主题的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在成都双流召开。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电力产业绿色发展与生
发布日期:2025-06-28 -
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白皮书指出,中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