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89744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13109875857

首页 > > 绿色能源转型升级进入关键十年

绿色能源转型升级进入关键十年

2024-11-06 00:00    来源:网易  点击量:130  评论(0人参与)
 

能源基金会的分析报告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如果考虑到关联的投资,实际投资潜力将远大于这个规模。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未来30至40年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双碳”目标的实现并非一日之功。从目前内循环建设和供应链重构看,行业需要找到新的增长驱动力以应对外需的缺口,需要数字化和绿色化为您提供新的附加值。



在此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供给跨越式发展、储能成为巨大的蓝海、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及氢能经济的持续发展,加速我国迈向净零碳排放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如何同心协力应对气候挑战,挽回给自然造成的损失,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考卷。

气候危机迫在眉睫,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国正大力推动脱碳发展进程,并陆续进入由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的能源转型。

自2020年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能源相关行业政策与规划密集出台,能源转型迈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中国把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放在突出位置,初步测算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80%以上。无论是能源供给侧还是消费侧都在向低碳绿色加速转型。各行各业深化电气化发展,消费者低碳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在这样的趋势下,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加之成本逐步降低,进一步推动了绿色能源转型,涌现出大量的投资机会。

1、可再生能源供给跨越式发展

在能源供给侧,过去十年中,中国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不断攀升。到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2021年全年,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2、储能将成为巨大的蓝海

供能的不稳定性是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面临的长期挑战。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会造成供需不匹配,发电能源浪费,以及电网供电频率不稳定,影响供电质量。频率的波动小可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大可危害发电机的运行和工业生产,储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当下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虽然是新型储能技术中的主流,但技术本身还存在挑战,也难以满足所有场景需求。而压缩空气储能、超导储能、氢储能等新型储能在技术本身、成本、规模发展等方面各有短板。可喜的是,一些企业已在积极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为绿色能源转型创造更多可能性。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版权所有:沈阳市辽中区鑫美视力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辽ICP备2022012000号-5

公安备案号:辽公网安备21011502000121号